Pastoral Care

Rev. LI Kwan Hung Leo - Planted by the River

講題:栽在溪水旁   Planted by the River

經文:詩篇1篇1至6節;約翰福音17章6至19節

講員:李均熊牧師

場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主日崇拜

日期:2024年5月12日

 

起:希伯來詩的結構欣賞

今天的啟應詩篇,是大家可能十分熟悉的詩篇第一篇。很多學者都認為這詩是在詩篇書卷形成時最後添加的詩篇,好作為整卷詩篇的引言。所以大家或會留意到詩篇第一篇既不是讚美詩,也不是哀求詩,乃是一首叫人喜愛律法的智慧詩,充滿著教導的氣氛。就讓我們今天一同看看這首詩教導我們甚麼道理。

 

用詩篇作為宣講經文其實十分困難,因為我們單靠閱讀中文翻譯,可能不能領會原本希伯來詩的妙韻。所以通常我都會嘗試重新翻譯經文,並且加入一些註腳好使會眾留意一些只靠中文譯本可能未必看到的細節。詩篇第一篇作為一首智慧詩,它的內容就大玩文字遊戲,從希伯來原文的音、形、義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複和呼應。今天我也不會逐點細數,大家就試細閱登在週刊的譯文和註腳,看會否有所領會。歡迎大家有機會再交流。

 

雖然如此,只要大家掌握兩個要點,或許更能對詩篇經文有所領會。這兩個要點,就是要掌握希伯來詩篇每篇的結構,和所運用的意像。

希伯來詩有些如我們中國人的古詩,是十分講求格律的,所以每篇詩都有工整的結構。透過仔細閱讀經文字眼的重複和句子的編排,我們就可以大概掌握一首希伯來詩的結構,從而可以透過結構所聚焦的焦點,來了解詩的主題和修辭目的。

 

例如詩篇第一篇,首兩節和第5節就有多番的重複。比較突出的是前置詞「在」(in)的重複,在詩一共8次出現的「在」,首兩節便出現了5次,而第5節則出現了2次。其次詩第1節中出現的人物:「惡人」、「罪人」也均在第5節再出現,第1節的「道路」則在第6節重複(參週刊倒影結構中不同字體的標示)。(第5節的「站立」乃指「起立」,不是第1節的「站」字)。從這些重複中,再以符合古詩的格律要求,將九行詩均分,便可分成三行詩句一組,我們就可以將詩一分為工整的三個段落(參平行結構)。由此,我們看到當中首、尾段落提出教導(或說智慧人的觀察),而中間則以一段以「樹」的明喻作為解說(illustration)。其實我們也可以用一種倒影結構的方法去分析這詩(參週刊),而無論詩的外圍和核心部份,都展示了詩要表達的要點。

 

承:意像的妙用

另一個幫助我們了解詩篇的方法,就是細想詩人運用的意像(imagery)和比喻(metaphor)。詩篇語言通常用上非字面的手法,透過很多濃縮的以文字生成的圖像,和民族中家傳戶曉的典故,來表達豐富的內容。拆解這些意像比喻、現成用語和民族典故,就可以大致了解詩篇要引導我們進入的境界為何。

 

就以今日的詩篇第一篇來看,這首智慧詩明顯用上了一些植物的比喻來作意境的傳遞。詩第3節就用上一棵樹栽種在溪水旁的圖畫,來帶出詩的要點。當一個人喜愛上主的訓誨,晝夜思想的時候,他的福份就好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出果子,葉子也不會枯黃。這個比喻最後卻以一個原全相反的圖畫:糠秕被風吹散,來對比惡人的結局。

 

大家可以在腦內畫出兩幅由詩詞拼湊出來的圖畫,去了解喜愛上主訓誨的義人,和反過來拒絕上主教誨的惡人的不同結局。第3節原文用上12個字去描繪的那棵樹,表達出有福的那個人豐富的生命,然而只用4個字就說完的惡人,則完全內容欠奉,甚至糠秕不能作為任何動詞的主語(subject),只能作為隨風飄散的物件。這個意像,也暗合第1 節教導我們,不要跟從惡人和罪人而動作多多,又行又站又坐,因為這只會帶來散亂的人生。不過後來,詩人在第5節下半節卻省去動詞,這種由第一段落到第三段落動詞的多寡運用,成為詩一結構幫助我們聚焦詩中要點的一大特色。

 

惡人說夠了,也不值得多說,就讓我們細看這個有福人如何「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這個比喻也用在耶利米書17:7-8:

  • 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 那人有福了! 他必像樹栽於水旁, 在河邊扎根, 炎熱來到,並不懼怕, 葉子仍必青翠, 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 而且結果不止。」

但若仔細對比兩段經文,就更見詩一用詞的別具用心。大家不知有沒有留意我的翻譯裏並沒有用上溪水,而是用上「流水」。因為原文所用的字眼,是指一個人工做成的水道(channel),而非自然因雨水和地形而產生的水溪,那可是耶17:8所用的「河邊」一字。加上「栽」字所指刻意的「種植」,這棵樹並不是自然而生,而是受到呵護照顧的果樹,所以它才會「按時候結出果子」。

 

「按時候結出果子」原文應該翻成為「在它的時候給出果子」,一方面這裏其實用上了前置詞的「在」字,呼應詩一首尾段落的重複用語;另一方面,比較耶17:8的「結果」是用「製造」to make/「結出」to yield,而這裏用上「給予」to give一字,令人想起創世記的典故:上主創造天地時,第三天造樹木結果子(創1:11-12),好可以到了創造人類時宣告將果子「給」人作食物(創1:29)!所以當你因喜愛上主的訓誨而日以繼夜地、不間斷地、連續地、「在」祂的訓誨中,你就會好像被悉心安置(「栽」)在有水道灌溉(「流水旁」)的果樹(這又會否暗指生在伊甸園的河水旁的生命樹的典故(創2:8-15)?),因而會「在」適當的時候,為別人供應你果實,就如上主賜人食物般祝福別人。當然這個有福的人自己不會枯乾(葉子不枯乾,參耶17:8,那裏集中講倚靠上主的人,自己能渡過難關),但他生命產生的成果,卻是在社群中給予他人的恩賜,而非單為自己所用。「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這裏其實也有雙重意思,「他」可以是有福的人,「所做的盡都順利」;但「它」也可以是指那棵樹,那此句就可譯做「它所有的出產(果和葉)都繁茂」all it produces will flourish。

 

轉:在那裏的省思

當你細想那有福的人如何像一棵樹栽於水旁的這個意像,你就會更明白詩一要教導我們的是甚麼了。一棵樹之所以在社群中對人對己有益繁茂,皆因它能栽於流水旁,它能長期不間段的受到照料、灌溉,這就回應了詩一結構首尾呼應的兩個段落的重點:有福的人,他「在」那裏呢?他經常接觸、流年、相伴的是甚麼人和事呢?

 

  • 他不會在「當神無到」的「惡人」中,他們以自己的計謀行事,常常圖謀不軌,卻將神排除於生命之外。
  • 他也不會在離開神不行神心意的「罪人」中,他們或許浸醉在罪之樂,也可能「應做的不做,不應做的反去做」,並且樂此不疲,毫無悔意。
  • 他們更不會在褻慢人中間,就是那些用言語製造紛爭(箴22:10「趕出褻慢人,爭端就消除, 紛爭和羞辱也必止息。」),或心驕氣傲而看不起別人的人(箴21:24 「心驕氣傲的人,名叫褻慢,他行事狂妄,都出於驕傲。」)。用今日的用語,就是那些「有毒的人」toxic people,諸事八卦、流言蜚語、抱怨不停、情緒勒索;又或為恐天下不亂、散播懷疑、動不動製造紛爭的人 ;又或那些看不起人,常用言語貶低別人,無論這是因為他想抬高自己、還是想令人難受,他就是不斷的對別人不留餘地地「窒、串、潤、踩」(sorry, 講東話較傳神)。

 

這些惡人最後都「不在」了。都像糠秕,隨風而散。對比會結果的樹,它們不單毫無用處,也毫無質量,只有隨風飄動,隨水漂流,永遠站不住腳,在上主審判時更抬不起頭,不能起立。在義人的聚會中,你應該找不到這些惡人罪人和toxic people 的。

 

那麼有福的人應該「在」那裏呢?還用說,當然是「在」主的訓誨中!那甚麼是「在」主的訓誨中呢?就是晝夜思想,任何時候,不間斷,都在誦讀(思想的本意,有人認為可解作「反芻」的動作)上主的訓誨,甚至愛上它,以反思上主的訓誨為樂。不過大家要留意,古代並沒有私下閱讀書卷的可能,所有的誦讀都是在社群中發生的,誦讀上主的訓誨更多時候是群體活動,而不是私有化上主的說話。

 

留意我不用「律法」去翻譯Torah妥拉一字,因為上主的「妥拉」,與我們今日所理解的「律法」相去甚遠。舊約所謂的妥拉,可以是指摩西在西奈山所頒佈神的要求律例,也可以是指摩西五經以色列民族的基礎歷史,更可以指整本希伯來聖經,但在詩篇更多時是描述上主的叮嚀、吩咐、要求,甚至詩篇五卷也視為神的妥拉/訓誨;故舊約學者今天多建議把妥拉譯作訓誨instruction,或乾脆直接音譯作妥拉torah。到了新約,耶穌基督更是成全這些上主要求妥拉/訓誨的那位,從他身上和他給我們的道(今日福音經課),我們就更能明白和實踐上主的妥拉/訓誨。「在」上主的妥拉,與其說是默誦聖經的經文,不如說是回想父親的叮嚀和吩咐,或反思基督如何成全上主的要求,以致我們可以學效跟從。

 

已故的楊錫鏘牧師曾經指出,詩篇第一篇作為詩篇的引言,也是我們讀詩篇的心法,那就是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如樹根沈浸在水中一般,自己也要沈浸在詩篇的意境中,不斷重複誦讀,也不斷思考詩中的意思,看一次是不夠的,要看上過千百次你才會開始領會詩篇的意境,讓詩篇將你的信仰帶入新境界。

 

合:義人的抉擇

初看我們會以為詩篇第一篇是要我們看惡人和義人的兩個結局,但其實兩者根本無可比擬。而詩一作為一首智慧詩,其實它教導我們的是:我們若想成為義人或有福的人,其實是要作出智慧的選擇(wise choice),就是「在」那裏的抉擇:你要處身在何方?你要與甚麼人同行?你生活以甚麼為伴?當你知道惡人的結局,又領會喜愛上主訓誨的人如何好像一棵樹置在流水旁,自己自然不枯乾,更能在適當時候能成為別人的祝福幫助,你會怎樣選擇你的生活,和與你共渡生活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