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工程學四年級學生梁頌其,將熱情灌注於舞台與人群。疫情期間,他將舞台劇化為微電影,憑創意帶給新生美好回憶;對燈光與音響的熱愛,使他成為多個活動的幕後功臣;在「CC有個伴」計劃中,他設計如「樹窿」般的心靈庇護站,並以歌詞傳遞溫暖,為崇基校園譜寫關懷與創意的篇章。
問:你何時開始參與崇基活動?
我在一年級出任崇基學生會的文宣,職責之一是負責迎新營的娛樂節目及宣傳工作。過往迎新營文宣會負責安排兩套舞台劇,但當年正值新冠疫情,因應防疫限制,舞台劇只能變成半小時長的微電影。
是次安排「前無古人」,惟導演、演員及燈光負責人員均先後染疫,使拍攝時間一再推遲,直至播映前的一星期才「殺青」。我花了五日五夜不停趕工,及時完成電影後期製作,過程雖辛苦,但卻認識到一班新朋友,又能為新生創造美好回憶,「好玩得嚟又有意義」。
梁同學指各類技術人員是舞台表演的幕後功臣。
問:為何對影音、燈光效果特別有興趣?
中學時在老師鼓勵下,我參與四十周年校慶活動,並負責管理舞台的燈光和影音設備。那時我發現自己在活動中的角色並非只有操作燈光和音響,還需要兼顧活動氣氛及應對突發狀況。記得在一場聯校舞蹈表演中,我需要為「崇基內地生聯會」的舞蹈團隊統籌舞台燈光,這類表演對燈光要求很高,例如當舞者作個人表演時,我需要將全場燈光調暗,僅用射燈照亮演出者,因此我既要考慮射燈的顏色、光圈大小和亮度,還要精確地配合音樂節奏。
這種感覺令人着迷,也令我感激那些時常在身邊卻不被留意的人,他們的敬業樂業使舞台順利運作,背後辛勞卻鮮為人知。正如只有活動期間音響出問題時,觀眾才有可能注意到我的存在。
問:你在工作期間遇過令你印象深刻的突發狀況嗎?你如何解決?
在一次辯論比賽中,由於擴音系統無法及時更新,令評判難以聽清楚辯論員的論述。面對這種情況,我必須即場構思合適的解決方案。當時我可以請評判移步另一個位置,但這樣做需要暫停比賽,影響流程;我亦曾考慮使用Zoom轉播聲音,但這樣做聲畫無法同步,或會影響評判評分。
最終我選擇影響最小的方案——借助即時傳譯系統,通過傳譯機將「現場聲」直播予評判。這次經歷讓我學會在緊急情況下,如何調配可用資源,並保持冷靜,以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問:「CC有個伴」計劃與你平常接觸的影音、燈光等技術支援工作迥然不同,是甚麼引起你的興趣?當中有何趣味體驗或得着?
「CC友個伴」計劃的目標是,在提升同學身心靈健康之餘,培養參與者對身邊人精神健康的覺察,以便及時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情緒支援,共建關懷友愛校園,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活動。我經常鼓勵參與者找出能夠幫助他們放鬆的各類活動,比如行山或觀看演唱會有益身心健康,但會受天氣或時間限制,這時我們便需要尋找其他簡單的替代方法。
今年我設置了一個「樹窿」裝置,概念最初來自告解室,但考慮到私隱問題,決定將其形象改為「樹窿」,讓參加者自行寫下個人心聲,內容不會被其他人看到。
我亦在眾多歌曲中挑選了一百二十八句歌詞,並製成鎖匙扣送給參與活動的同學,以回應他們表達的情緒或感受。
後台工作會有不少突發狀況,梁同學從中學會保持冷靜,調動資源以作改變。
學生記者 李彥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