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學院生命中心(Chung Chi College Living Room)位於龔約翰學生中心LG2,佔地約二千二百平方呎,是學院為崇基同學提供的全新身心靈休憩空間。生命中心於二月十四日舉行開幕禮,嘉賓雲集,場面溫馨,主禮嘉賓包括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主任暨學院校董范晋豪座堂牧師、大學副校長(行政)陳維安先生、學院院長關美寶教授、大學輔導長高永雄教授、學院學生輔導長吳碩南教授、學院身心健康專責小組召集人麥穎詩教授,及學院院務總監湯泳詩博士。這個以溫暖米黃色和木紋為主調的場地,將如何發揮它的功能,提升同學的幸福感?
神聖與凡俗
關美寶院長於開幕禮致辭時表示,生命中心成立目的是提供一個具正能量的空間,提升崇基同學的身心靈健康。她指出,現今大學生往往同時面對學業、人際關係以至未來就業的挑戰,有時或感不易,因此學院積極計劃照顧學生身心靈的空間,發起學生設計,並加入不同構思,最終建成生命中心,鼓勵同學善用此嶄新空間,例如靜觀默想、欣賞自然或社交聯誼,獲得放鬆喘息的機會。
關美寶院長期望生命中心能提升同學身心靈健康。
范晋豪座堂牧師對生命中心的意念極為讚賞,認為十分值得推廣。他在致辭時提及昔日社會過度強調一些既定想法,例如社會發展必然是不斷活動,創造更多成果,以及青年人必須有能量和活力,到了今天卻「物極必反」,出現了消極和「躺平」的心態。
靜下 方能持續
范牧師強調,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每個人都需要靜下來、返回自身靈性和生命節奏,而生命中心的成立即能提供這樣的空間,讓同學可使用。他又提到「入屋除鞋」作為一種象徵式禮儀,從凡俗走進神聖空間,能讓平日忙碌的同學調整狀態,自我休息。
范晋豪座堂主任牧師鼓勵同學在生命中心靜下來,尋回生命的韻律。
麥穎思教授於開幕典禮進一步介紹中心「入屋除鞋」的意念,指同學不是「訪客」來訪,而是「回家」,返回生命的中心,這也是中心名字的由來。麥教授又解釋生命中心的核心構思,是維持身心靈健康的可持續性,有此人們才能思考個人與社會和自然的關係。她並補充,生命中心的發展過程揉合了學院的構思和同學的設計,體現了共建精神。
麥穎思教授介紹生命中心的核心構思。
本自具足 靈根自植
湯泳詩博士開幕禮當日介紹,生命中心以笑臉梳化作標誌,意在表達那是一個讓同學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能夠滋養生命,感受愉悅的空間。這一空間劃分為供員生使用的五大區域—自在天地、靜修角、小組室、活動區和大廳。崇基大廳採用全「塌塌米」設計,配合多個咕𠱸梳化,冀讓同學感受家中的舒適,享受輕鬆愉悅的時光;靜修角為同學提供靜觀和祈禱的空間,而另側的小組室則方便同學聚會增進友誼;至於面向玻璃窗、六個獨立的自在天地,則能讓同學享受獨處的時光,任樹海風光洗滌而不受打擾;用作舉行開幕典禮的活動區,則專為各類身心靈工作坊及課程而設。
湯泳詩博士介紹生命中心設施,並示範「小石默想」。
湯博士更與來賓一起進行靜觀練習,她先介紹一行禪師的「小石默想」,聯想生命如同盛開蓮花、屹立高山、平靜湖水和自由天空,配合呼吸練習,又與眾人默觀步行,體驗生命中心的空間。適逢情人節,學院特向來賓送上肥皂玫瑰花,並舉行下午茶派對,一起慶祝生命中心成立。
適逢情人節,學院特為開幕典禮來賓預備肥皂玫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