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杜拜古今文化探索之旅

2025-01-20

崇基校園通訊 / 封面故事

 

為拓闊學生國際視野,崇基學院經常舉辦不同遊歷計劃,其中去年十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九日舉行之「向中東出發:杜拜古今文化探索之旅」,更是學院首個中東考察團。是次考察不但讓同學深入了解杜拜風俗和伊斯蘭文化,更能實地觀摩杜拜及其周邊地區的風貌,打破眾人對杜拜的刻板印象。

 

神秘的伊斯蘭文化

 

考察期間,一行人參訪了三個清真寺,以了解伊斯蘭教的教義與宗教習俗,並獲安排參與兩次穆斯林導賞。在朱美拉清真寺,職員為同學深入介紹清真寺的構造、伊斯蘭曆法、禁食習俗,更現場示範禱告流程,並提供長袍供同學試穿,讓眾人更加了解穆斯林的日常生活。

 

為了讓同學對伊斯蘭文化有系統、全面的認識,學院特意安排同學到沙迦伊斯蘭文明博物館參觀展覽,眾人得以接觸伊斯蘭信仰的基本概念,如五功「念、禮、課、齋、朝」,以及阿拉伯文明的科學成就,包括觀星學、醫學,另外亦有精緻的工藝藏品,讓人折服於阿拉伯人的智慧。

 

現代與傳統交織

 

坊間對杜拜的理解,不外乎是石油經濟及其所帶來的鉅富。為了打破這種刻板印象,考察團的內容亦涵蓋歷史文化,包括探索歷史博物館和老城區。在辛達加博物館,同學透過多媒體項目了解杜拜灣的發展,以及早年杜拜人依靠海洋資源生存、貿易的歷史。同學亦於博物館裡的香水館中體驗到阿聯酋香水不同原料的香氣,如麝香和紅花,進一步了解杜拜的熏香習俗。

 

在阿法迪舊城區,考察團參觀了謝赫穆罕默德文化理解中心—一座保存良好、設有傳統風塔的房屋。同學席地而坐,品嚐阿拉伯特有的椰棗和咖啡,一邊感受阿拉伯人熱情待客之道,邊就當地生活與伊斯蘭文化向中心的文化大使發問。過程中,大使一直強調「門戶開放,思想開放」(Open door, Open mind),鼓勵同學以開放眼光探索世界。

 

到訪阿布扎比,參觀謝赫扎耶德大清真寺。

 

除了博物館和城區,同學亦見識到杜拜先進的一面:登上杜拜畫框的頂層,盡覽城市風光;在未來博物館體驗人們對杜拜未來科技的暢想和實踐,感受杜拜的前瞻性;在DEWA(Dubai Electricity & Water Authority)的能源創新中心,認識杜拜如何運用太陽能,以及利用城市的地理優勢發展潔淨能源,了解杜拜的新能源發展策略。這些行程使大家意識到杜拜是一座極具發展潛力的智慧城市。

 

思想碰撞

 

為感受杜拜的學術氛圍,行程亦安排考察團拜訪沙迦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of Sharjah, AUS)。在負責接待學生的帶領下,一行人參觀了AUS的公共學習空間、圖書館、食堂等,並就學習模式、住宿習慣等議題與當地學生交流。AUS的同學注重個人家庭生活,故對學校宿位不算熱衷,但他們與香港同學一樣渴望成為交換生,出國體驗各地風土人情。藉着交流,考察團同學得以接觸不同的思維模式,實是難得的體驗。

 

除此之外,考察團一行更有機會造訪定居杜拜的港人家庭,並就當地生活、虛擬資產等議題展開對話。同學的提問多圍繞杜拜的教育制度、移居當地後的生活變化、杜拜政府吸納人才的政策等,而同學對杜拜的既有印象,亦在反覆答問之間不斷被打破、重塑—由宗教背景形成的刻板印象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杜拜對各方人才的包容、國際化,以及在虛擬資產方面的前瞻性,令人讚嘆。

 

中東沙漠對生於亞熱帶的香港同學是一個新奇的景觀和體驗。

 

開放心靈探索世界

 

是次中東探索之旅可謂寓學習於娛樂。同學在閒適的氣氛下參觀景點、拜訪學校與訪問當地人士,在為期一週的遊歷中了解杜拜的當下發展和未來潛力,所見所聞彌足珍貴,讓人明白到「行萬里路」的重要—在清真寺、博物館和沙漠留下的回憶,將成為同學日後繼續探索世界的養分。

 

在朱美拉清真寺,同學認識和體驗伊斯蘭教的禮儀。

 

旅程尾聲,眾人回想起當初自己對杜拜的印象,都莞爾一笑。僅憑肉眼,並不足以了解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城市,為探索世界,大家需要繼續開放心靈,並以旅途所得作個人反思。一趟旅程的結束,正是又一場學習的開始。

 

學生記者 郭善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