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春,氣候炎熱卻不悶熱,雖然沒有得天獨厚的高山壯麗,卻能見到密集的城市大樓被綠植環繞—這裏是新加坡,一個坐擁「花園城市」盛名的小島。這次獲崇基學院支持,我們一班中大崇基人來到了離家兩千五百公里外的島嶼,開啟了六天五夜的旅程。我們此行目的是探索「花園城市」的規劃是如何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期間不僅與南洋理工大學的師生們作學術交流,更造訪新加坡的組屋、城市規劃館、海水淡化廠等設施,此外還深入感受新加坡人如何擁抱多元文化。
魚尾獅與獅城發展之秘
新加坡「獅城」美名來自十四世紀時,烏塔瑪(Utama)王子在狩獵中遇見獅子,他認為這隻動物是好兆頭,因此決定在當地建立一座城市,取名為Singapura(獅子城),取自梵文中的Simha(獅子)和Pura(城)二字。然後,到了一九六四年,新加坡設計出結合過去與展望未來的吉祥物Merlion(魚尾獅),魚尾象徵新加坡以前是漁村,獅頭則表達了「新加坡」原意,還有展望未來經濟有着領先的力量。我們的新加坡導遊Carol還笑着對我們說:對於新加坡人來說,魚尾獅是他們的財神爺!不可以被任何建築擋住,要接住它吐出的水。這也引起我們一行人狂熱,一開始就在魚尾獅公園那裡定格拍下接住「財水」的瞬間!接下來,沿着新加坡河,我們探索克拉碼頭,當地昔日是貨櫃碼頭,現在則是河堤酒吧、餐廳、古董街,生氣勃勃。整個克拉碼頭的街上,處處都有ETFE(氟塑膜)天蓬,也是一大看點。天蓬既能減碳遮陽擋雨,巧妙保持室內溫度不會過高,到了晚上還能搖身一變成為璀璨燈光秀增添活力與動感!
考察團參觀南洋理工大學The Hive學生學習中心,認識其建築結構如何調節温度,節約能源。
認識可持續發展的多面向
旅程第二天是重頭戲,我們非常榮幸能夠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交流。當天,崇基院長關美寶教授分享了她的可持續資源與碳排放健康研究,還有一些她在聯合國發表的學術交流,包括提到香港極端天氣普及化等。南洋理工大學的教授也分享了該校與新加坡政府正在籌備的多方面可持續專案,展望在二○三○年能夠達到全面的可持續發展。整場學術交流,讓我們獲益良多,並告訴我們:所謂的可持續發展不應該只限於環保、碳排放,一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深入的,它應包括人類與環境資源上的分配與再生,它應包括經濟發展與環境的相輔相成,它應包括居住人口與城市環境的聯繫。
交流中還有一個最令人驚喜的環節,是中大前校長沈祖堯教授也參與盛會,他更邀請我們到他的家作客。自中大退休後,沈校長便來到南洋理工大學擔任醫學院院長。事隔多年,沈校長仍心繫中大的莘莘學子,其苦口婆心的溫暖言語也令我們醍醐灌頂,敬佩不已。
南洋理工大學本為一間聚民意而籌辦的大學,立校原意是讓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的華人能夠有一個地方尋根,以保留中國的文化傳統,比如大學內有一角「雲南園」,便是由當時想念家鄉的華人們,參照中式園林概念建造的庭園,從中可見新加坡的民族包容性。當然,我們沒有錯過The Hive學生學習中心,蜂巢式建築像小籠包蒸籠般的獨特外型,但內部卻以最簡單自然對流的原理,令它冬暖夏涼兼節約能源,還能為人遮風擋雨。我特別喜歡像是圓桌會議般的教室,它為每個小組預備一張討論圓桌,報告可以同時在熒幕上分享,還能直接按鍵投票等。這增加了學生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因為大家都看得清,也容易發表意見,能照顧不同學生的需求。
新加坡樟宜機場內的娛樂零售綜合設施星耀樟宜同樣設有ETFE(氟塑膜)天蓬,既能遮陽擋雨,也讓乘客透視天空。
文化多元與組屋社區的概念
之後幾天,我們參觀不同的新加坡組屋。空中花園是組屋中常見的設計,但內容與香港的公屋差不多。我最喜歡的反倒是組屋地面一層的設計與居民社區中心(community club)、小販中心的規劃。我覺得它體現了民族、宗教的互相尊重,也能建立一個社區的歸屬感。
新加坡組屋地面的一層基本上是完全開放的,廊柱和承重牆將組屋樓下的空間分割成數個獨立區間,這樣的做法不但有助通風和阻隔潮氣,還能為居民提供活動場所。其中,「紅白二事」能同時舉行是新加坡的特色,因為馬來人、印度人、華人宗教信仰不同,舉行婚喪喜慶方式自然也不一樣,可見新加坡是非常包容的,在她的城市規劃中,也有將外來人士納入社區共同生活的安排。小販中心亦一樣,你隨時都能看見「清真」與「非清真」食物的規劃,使不同信仰的人能坐在一起用餐,而不會招徠異樣目光。這方面我認為很值得香港的城市設計參考—不必把外來人口只按族裔劃分為南亞裔、非華人,而是抱着共融的心,視他們為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香港居民。
保存多元文化,讓新加坡的可持續發展領先很多其他地區,因為這能促進不同居民對城市的歸屬感,那是城市的呼吸,是創造新歷史的必經軌跡。
一行人也考察了新加坡政府規劃的公共房屋「組屋」。圖中所在為樓高五十層之達士嶺組屋。
同學在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深入了解當地城市規劃。
學生記者 黎青兒同學
英文翻譯 李彥樂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