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以身言教 人生使命

2024-02-20

崇基校園通訊 / 封面故事

 

踏入二○二三至二四年全新學年,隨著新任通識教育長任卓昇教授履行全新崗位,學院通識教育也邁進新方向。素來熱愛接觸學生的任教授,在擔任學院通識教育長要職前,亦為崇基通識課程導師,他如何領航學院通識教育發展,將願景逐步實踐?由專業眼科醫生到崇基通識教育長,任教授如何將兩者和諧融合,為學院通識教育帶來新氣象?

 

 

通識教育如明燈 啟悟人生使命

 

在闡述學院通識教育新方向前,任教授先與我們分享他對通識教育的理解。他認為,大學生涯不止是尋求學術上的知識,還需要學習如何做人,尋索人生使命。大學生在追求學問同時,必須認真思考人生問題。崇基通識教育,引導由中學過渡至大學的年青人,反思內在,從而尋覓人生使命,「剛展開大學生活的學生猶如一張白紙,學院通識教育為一個思考人生使命的平台,找到熱情所在,從而確立人生目標,」任教授說,「故此學生的未來,學院通識老師是有份參與書寫的。」

 

崇基通識四大方向

 

基於任教授和團隊的願景,學院通識教育亦制定了四大方向,即尋覓人生之道、懷抱服務之道、踏上遊歷之道,以及踐行至善之道。任教授表示,這四個「道」比喻人生方向或技巧,崇基學生可以按這四大範疇追尋並實現自己的人生使命。他分別就崇基通識四大方向作簡約解說。第一,「尋覓人生之道」引領學生自我探索,追求人生使命;第二,「懷抱服務之道」圍繞服務學習體驗,學生通過參與服務,體會社會需要,從而反思人生;第三,「踏上遊歷之道」設有學問與遊歷課程,包括舉辦多項海外學習計劃,以及本地學習計劃,如「香港保育政策面面觀」、「生寄死歸:生命教育縱橫談」、「迎向未來的希望:綠色及可持續的香港」,以及「靈性修為:走進思考人生之旅」等,通過體驗式學習,觀摩世界不同面貌,從而為自我定位,確立未來方向;第四,「踐行至善之道」以專題研習為重點項目,來自不同學系的學生組成小組,就不同議題進行專題研究並發表報告。除了推動崇基通識發展,制定新方向之外,任教授表示,學院亦非常感謝默默付出的學院通識老師,特設立模範教學獎以示嘉許,日後亦會獎勵表現傑出的學生以茲鼓勵。

 

縱然教學與醫學看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範疇,任教授卻巧妙地將兩者緊密連結,將其眼科醫療社會服務經驗融入通識教育,期望進一步將崇基通識教育融入社會。

 

眼科專業與通識教育和諧融合

 

從崇基通識導師到現今擔任通識教育長,任教授除了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不得不提的是其本身從事的眼科醫療專業。縱然教學與醫學看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範疇,任教授卻巧妙地將兩者緊密連結,將其眼科醫療經驗融入通識教育。他表示:「二○一五年起,我和團隊推行『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兒童眼科計劃』(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瞳心童行計劃』),為超過四萬名基層兒童提供免費和全面的眼科檢查,這項計劃逢星期六推行,從無間斷。」作為眼科醫生,任教授在策劃這項計劃初期毫無經驗,他感謝來自香港各界人士樂意擔任義工,當中包括公營和私營眼科醫生、護士、視光師、醫科學生、護理學生、中學生,以及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為基層兒童眼睛健康盡心竭力,令這個計劃得以成功推行。

 

任教授中文大學醫學博士畢業,與關美寶院長合照。

 

體驗服務學習精神 發揮關愛力量

 

任教授開懷道:「最初推行這項計劃純粹讓基層家庭兒童受惠,沒想過後來演變成一個社會服務,融入服務學習元素。這項兒童眼科計劃讓不少年青人參與其中,除了在關愛基層家庭兒童的過程中,體驗服務學習;還可以擴闊人際網絡,互相交流,例如有興趣讀醫的中學生可從醫科生獲得更多修讀醫科的資訊,而醫科生則可向醫生學習,至於退休人士亦可與年青後輩互相切磋……這些網絡環環相扣,連結成一個強大社群,發揮了關愛社會、互助互勵的精神。」這項計劃日後會融入崇基通識教育GECC1132從服務中學習:學生為本教學課程,讓學院的學生也可參與其中,最終讓崇基通識融入社區,彼此緊密聯繫。

 

善用成長經驗 惠澤社群

 

任教授對於基層家庭需要份外關注,這基於其原生家庭背景,「我出身自基層家庭,小時候在木屋區居住,父親每天早出晚歸,年中無休,媽媽也非常辛勤,除了照顧家庭外,亦經常在家做一些手藝工作,我和弟弟也會一起幫忙。縱然家境清貧,但我們在父母的關愛和悉心照料下成長。直到我長大後,十分了解基層家庭的生活狀況,他們都難以應付日常開支,更不要說為子女保健。兒童視力在八歲前必須妥善保護,否則八歲後便會難以改善,會影響他們日後的視力健康。我十分感恩能夠透過眼科專業去幫助基層家庭。」任教授表示,他從兒童眼科計劃收集研究數據,用於研究確立預防兒童近視的眼藥水,而這項研究已於權威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發表,期望讓更多家庭可及早為年幼子女預防近視,保持正常視力。

 

任教授探訪基層家庭,為小朋友進行眼科檢查。

 

發揮匙扣功能 連結不同階層

 

談及成長過程,任教授自言小時候性格內歛、不擅長說話,十分感恩到現在能參與逾二百場公開演講,推動接近五千名義工參與兒童眼科服務計劃,他認為最大的動力是其服侍基層家庭和熱愛接觸年青人的初心,以及以真誠態度對待身邊每個人。「我會用匙扣來形容自己。雖然我並非天資聰穎,未必能成為開門的鎖匙。但我希望像匙扣連結不同鎖匙那樣,連結社區不同階層人士,建立多個互動網絡,從而發揮互助互愛的共融成果。」除了連結本地社群外,任教授身兼亞太小兒眼科醫學會秘書長,曾經率領該會舉辦海外志願服務活動,深入遍遠地區如柬埔寨、四川等地提供醫療服務。這些體驗讓他連結海外醫護及各國社區,建立了緊密連繫。

 

任教授在四川山區的醫療服侍。

 

為夢想鍥而不捨 迎難而上

 

作為二○一九年十大傑青及二○二一年人道年獎得獎者,任教授對於學生有甚麼寄語?「年青人很多時對前路感到迷茫,可是別就此認為人生毫無意義,或局限自己發展。在大學生涯中,嘗試了解自己的熱愛所在,從而釐定人生方向和目標;此外,亦要不計較付出,不怕『蝕底』,不怕失敗,為夢想鍥而不捨,迎難而上。同學可基於崇基通識教育的四大方向—思考人生使命、學習虛心服務、具備國際視野,以及追求至善精神,為未來訂立明確目標,造福社會,這些方向也是崇基通識教育想達到的最終願景。」

 

任教授獲頒二○一九年十大傑出青年獎當日,其太太及子女到場祝賀。

 

 

採訪及撰文:鄺潔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