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繫崇基地緣人情 矢志回饋母校
崇基學院新任副院長黃念欣教授,本科生年代已是崇基人,其後繼續於香港中文大學進修碩士及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於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同時回歸學院,情繫崇基。二○一六年八月至二○二三年七月,黃教授擔任學院出版委員會主席,亦主持崇基語文講座多年,將其擅長的文學與寫作知識貢獻於學院的出版及語文推廣。本著承傳崇基文化和培育崇基人的初心,黃教授在本學年起更肩負副院長的重任,積極在新崗位上就崇基發展作出貢獻。
除了崇基副院長職務外,黃教授亦身兼大學及學院多項要職,包括文學院副院長、中文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以及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公務十分繁忙的她,為何仍願意擔當崇基副院長之重任?相信這與崇基人的承傳精神有關,黃教授說:「首先肯定是因為關美寶院長這位崇基人的感召。要說忙碌,我想很難比每天清晨三點半起床工作的院長忙碌,但她仍能樹立學術、行政、書院服務齊頭並進的榜樣,令我也決心一試,欣然並很榮幸接受邀請。此外,過往在擔任崇基出版委員會主席期間,閱讀《崇基校刊》、《崇基校園通訊》及許多專題書籍,編輯《七十從心話方圓─崇基學院七十週年校慶特刊》等,都讓我接觸了不少崇基的好故事,很想把學院的文化與精神傳承下去。」
出席學院活動 處處感動 處處驚喜
上任僅數個月,黃教授除了致力為學院發展出謀獻策外,也馬不停蹄地出席了多項學院活動。這些一般被認為是公務或應酬的活動,黃教授說總是意外地讓她獲益良多,甚至見證不少感動時刻。例如十月出席了「明陣開幕典禮暨明陣靜觀步行」,讓她對學院「靈性修為」的目標有更深切體會;出席「崇基學院神學院六十周年院慶開幕禮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讓她反思崇基的基督教根源與神學教育的特色。數月前應邀出席崇基校友會的聚餐,當天從六十年代至二○二○年代的校友共聚的情境,讓她真有置身「家宴」之感。說到家宴當然少不了十月下旬舉行的「千人宴」,黃教授回想起仍覺盡興:「崇基人真是多才多藝﹗我們的校牧是有型的鼓手,同學深情獻唱《陪著你走》給關院長和何草貓,亦溫暖動人。絕不遜色於當晚表演的著名樂隊!」
黃教授在中大本科畢業時在校園拍照留念。
推動跨代崇基人互動交流
說到副院長工作的重心,除了輔助院長以外,黃教授亦希望能懷著《論語.公冶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理念,聯繫不同世代的崇基人。她說:「我相信每個崇基人都有精彩的故事與時代印記,如能讓年長一輩的崇基人覺得學院是他們心之所安的地方,視之如家;同輩的中生代能互勉互信、盡其在我;年青一代感到被珍視、關懷,亦為他們搭建舞台,發揮所長。那就是我心目中的安之、信之、懷之。」
黃教授出席「明陣開幕典禮暨明陣靜觀步行」,對學院「靈性修為」的目標有更深切體會。
如何落實這個理念呢?黃教授分享了數年前在英國劍橋沃爾森學院當訪問學人的經歷:「最深刻印象是學院每週的正式晚宴和隔月一次的文學讀書會。這些都是有關通識的跨世代活動,參加者有年屆九旬的退休教授,也有二十出頭的新鮮人。」這經歷讓她也萌生了舉辦一個歡迎校友、同事、同學出席的讀書會念頭。黃教授正和中文系的同仁積極構思書單與舉辦形式,預計明年正式推出。
黃教授出席「崇基學院神學院六十周年院慶開幕禮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讓她反思崇基的基督教根源與神學教育的特色。
懷緬昔日崇基人和事 感恩良師益友
回顧本科生年代,黃教授坦言未算是超級活躍份子,但住何宿時忘情練歌參加「舍音杯」、出席宿舍夜話等,仍是相當難忘的。當然與好友相聚及放空也很常見:「很多時會在深宵時分騎單車到吐露港去。幾個人講講自己的心事,或就此愣愣地望著黑漆漆的大海發呆,都是我們非常享受的無聊時光﹗近日與舊同學見面,我們發現原來許多人格和價值觀,都不自覺地在崇基形成。」例如當年修讀「大學修學指導」的導師是哲學系陳特教授,陳教授睿智而仁厚的形象令她銘記於心︰「陳特老師能從細微處觀察學生,開展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知道有同學喜歡下棋,就從圍棋談人生哲理與邏輯思考的重要性。」
黃教授應邀出席崇基校友會的聚餐,當天不同年代的校友共聚的情境,讓她真有置身「家宴」之感。
承傳崇基人文情懷
黃教授很慶幸自己能在一所深具人文氣息的學院裡學習與工作,崇基「一磚一瓦盡歷史,一草一木皆文化」,她樂此不疲地娓娓道來:「未圓湖、養德池、嶺南場、眾志堂、禮拜堂、曲橋哲徑、小橋流水……無不散發著濃厚的人文情懷,連從前圖書館『牟拉』窗口由職員手植的紫羅蘭都清新脫俗,令人著迷。我很希望大家都有同感。」
十月下旬舉行的「千人宴」,黃教授感到盡興之餘,還覺得崇基人多才多藝。
憑著深繫崇基的歸屬感,黃教授肩負副院長的使命,視維繫不同崇基人為己任。問到她對崇基學子的寄語,「學院一直積極前行,新計劃、新設施相繼落成。希望同學在享用豐富資源之時,能保有崇基的樸實作風,也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成己達人。」
黃教授過往在擔任崇基出版委員會主席期間,讓她接觸了不少崇基的好故事,很想把學院的文化與精神傳承下去。
學生記者 植俊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