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校董魏敬國先生
常聽說不少畢業生投身社會後,學校汲取的知識不能學以致用。然而,大學生涯中,學生除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學校還會啟迪他們一生受用的道理。崇基校董兼校友魏敬國先生 (Mr. Anthony Ngai) 對於這方面的體會極深。畢業於二○○四年、主修當年許多人眼中的中大「神科」計量財務,Anthony發揮了自身優勢,在全球著名投資銀行服務長達十五年,更成為亞太區信貸交易總監。就在不少人眼中屬於人生路平步青雲的他,在二○一八年毅然放棄高薪厚職,與另外兩名中大校友一同成立情緒教育非牟利機構,一切由零開始。為何他會作出這個決定?崇基學習生涯如何塑造Anthony的人生觀?
Anthony 就讀本科時準時出席所有週會,是忠實「擁躉」。
Anthony的大學生活多姿多采,他積極參與大學與書院的不同活動,包括擔任計量財務學系系會主席、中大英文辯論隊、崇基學院網球院隊,也參加了崇基扶青社。他很喜歡崇基週會,當時每學期有十二次週會,Anthony均準時出席所有週會。「崇基禮拜堂是最特別的,我在那兒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禮拜堂內,帷幕緩緩拉開,光線一點一點射進禮拜堂,高聳的十字架在陽光下閃爍,靈光照寰宇,崇基院歌在禮拜堂繚繞,響徹整個學院,深深觸動Anthony的內心。崇基在靈性滋養和宗教信仰上啟發了他,「崇基有著宗教的背景,我認為這是與其他書院不同的地方,能夠創造靈性成長氛圍。」
說到宿舍生活,Anthony格外興奮和雀躍。笑聲與淚水,一生的友誼就在崇基孕育與成長。「當時我住在何宿,那是一個很活躍的宿舍,不但設有『何Cell』宗教活動團體,還舉辦『吐露夜話』這些很有意義的活動。大學三年來,我也是與同一位宿友同房,我們經常有很多有意義的對話,例如半夜時分在未圓湖談論生命的意義、探索宇宙等。後來他成為我的摯友,更在我婚禮當日擔任『兄弟』,如此珍貴友誼也是由崇基開始。」Anthony表示,因著崇基週會、「何cell」、服務學習計劃等,崇基培養學生靈性修為和思考能力。
二○一八年,Anthony(後排左三)與兩名中大校友共同創辦情緒教育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帶領團隊致力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從而提升學生身心靈健康。
與很多充滿幹勁的畢業生一樣,Anthony一開始致力追求事業發展,然而在摩根大通投資銀行 (J.P. Morgan) 營營役役了十五年之久,他慢慢反思生命的價值其實並不只於工作賺錢,更重要的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因此,他於二○一八年毅然離開投資銀行要職,創辦了非牟利機構-JUST FEEL 感講-致力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從而提升學生身心靈健康,機構的座右銘是「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Anthony提到JUST FEEL每天特設一段「早晨圈」時間,在開始一天的工作前滿足同事連結的需要,亦寄望能將同樣的意義於二十間夥伴學校內實踐,攜手共建同理心校園文化。
白駒過隙,物換星移,時間回到今天。與大學時期一樣,Anthony依舊擔任許多職務,服務崇基不遺餘力,他同時是崇基校董、崇基校董會財務委員會委員、崇基校董會發展委員會委員及旗下之校園設施小組委員會成員,也是崇基學院校友會副會長。他也十分關注學生的身、心、靈發展,參與崇基學長計劃逾五年;此外,其家族基金於二○一四至一五年度捐贈港幣二十五萬元設立The Ngai Family Foundation均衡教育獎學金,「我們期望能獎勵積極服務書院和活躍於體育、音樂、文化藝術和貢獻社會的學生,即便學業成績並不出眾,但他們的貢獻是值得嘉許的。」他深信培育學生靈性修為是學院義不容辭的責任,就像崇基的十二字箴言—「文武雙全、德才兼備、靈性修為」,希望鼓勵學生全方位發展。
Anthony 鼓勵每位崇基人樹立崇高理想、心懷仁慈友愛、陶冶高雅情操、培養高尚品德,繼續心繫崇基,心繫社會。
崇基校訓-「止於至善」,他至今仍銘記於心。「我也是以崇基精神來面對日常生活與工作方面,不斷學習,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精益求精,不斷反思和改善是Anthony為人處事的態度。作為校友,Anthony也寄語崇基同學不要忘記學習的初心,繼續對所有事物保持好奇心,「最初數年的職場經驗是辛苦的,就當積累經驗,當經驗累積充足後,就能夠發揮所學的知識和經驗來追求自己理想或尋找自己的熱誠。」Anthony鼓勵每位崇基人樹立崇高理想、心懷仁慈友愛、陶冶高雅情操、培養高尚品德,繼續心繫崇基,心繫社會。
學生記者 洪家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