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東西指南」團隊三位同學張文軒、李耀熙及鄺文峰。
隨着歲月流逝,每個人積存的舊物總是愈來愈多,除了等待塵封或丟棄,維修是否一個好選項?由張文軒(自然科學四年級)、李耀熙(歷史四年級)和鄺文峰(地球與環境科學三年級)組成的服務學習小組,於去年中設計了「爛東西指南」,並通過街頭訪問收集普羅大眾的物事人情,以鼓勵維修物品,復修社區記憶。
問:「爛東西指南」的構思是如何產生的?它的理念是甚麼?
我們服務學習的合作機構是「樂地文化」,對方希望我們以社區維修為主題構思一些創新活動。為此我們曾構思為無家者舉行維修班,以及在區內提供維修工具租借服務,但都未能實行。然後我們轉向社區記錄,首先是發起「維修物語」,希望聚集不同的人分享手中舊物或損壞物品的故事,後來卻發現不易邀請街坊,因此改以訪問形式進行記錄,並設計出「爛東西指南」。
指南的理念可以三個英文字代表:PDF。P代表Picture,即用拍照或繪圖記錄損毀物品的外貌,包括其破損之處;D是Describe,即描述物品本身的來歷和功用,以及物品損毀的原因和時間;F代表Find,亦即尋找維修方法。指南單張前後兩頁,第一頁介紹概念,第二頁讓參加者自行繪畫填寫,我們希望人們能緬懷和維修舊物,從而尋回記憶。
「爛東西指南」在商場和屋邨舉辦活動。
問:你們過去曾參與什麼活動?團隊又曾面對哪些困難?
「爛東西指南」在去年八月於南山邨第一次擺設街站,那是樂地文化與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合辦活動中的項目之一。然後是去年九月,承蒙一位Social Design(社會設計)導師引薦,我們得以在啟德AIRSIDE商場「約好修復日」設攤位。另外由於大館邀請,「爛東西指南」單張也有幸被納入大館一場展覽當中。
「爛東西指南」去年九月獲邀於啟德AIRSIDE商場「約好修復日」設置攤位。
至於困難,最主要是時間緊逼。我們的服務學習需要在去年九月完成,然而直至七月,我們仍執着於創新內容,很多早期構思都擱置了,我們中間有人想提供實際服務,有人想建設無形社區聯繫,大家都花了些時間磨合,甚至一度對Social Design感到迷茫。幸而在八月,我們參觀了一個有關清潔工生活的展覽,受到啟發,大家開始重視生活題材和走進社區,加上前述的活動機會,我們得以趕及完成「爛東西指南」。
問:在社區記錄的過程中,有否遇到難忘故事?
在南山邨的活動裡,我們發現一位婆婆獨坐石壆,於是詢問她的故事。她表示自己有一個珍藏花瓶,雖有裂痕,但仍保留至今,乃因花瓶是她與已過世丈夫一同購買,故此留下來睹物思人;另一個故事來自朋友,他有一個友人相贈的模型玩具,因一次打掃不慎,損壞了玩具上的燈,這使他想到自己與該位友人的關係不如從前。這些故事讓我們感到維修不但能修補物品的物理狀態,還能修復無形的個人回憶甚至人際關係。
問:你們在這次服務學習裡有什麼得着?
首先我們明白設計和組織社區活動需要堅持,比如在「爛東西指南」出現前,我們的社區記錄活動幾近無人報名,但自設計「爛東西指南」至今,我們已收集到逾五十個故事,反映不輕易言棄的重要;其次我們也學會不少溝通技巧,比如街訪初期,我們多直接詢問受訪者家中有否已損壞物品,這使對方聯想到已經丟棄的垃圾或回收品,令收集故事成效不彰。後來我們改變提問方式,將「爛東西」描述成對個人而言有價值但有瑕疵的舊物,令收集過程變得順利。
學生記者 梁雅穎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