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對話

香港廣東歌盛世不再?

2023-06-20

崇基校園通訊 / 至善對話

 

由七十年代起,直到現今二十一世紀,跨越半世紀歷史的廣東歌一直是香港的流行文化標記。崇基校友梁佩貞及廖靖鎣,聯同崇基學生鄭雅盈及蕭景新,在通識課程「GECC4130專題研習」的統整項目,以「樂壇已死?香港粵語流行音樂研究(1970-2021)」為主題,探討不同年代的港人對於香港廣東歌有甚麼看法。他們的研究對於港人對廣東歌的觀感有甚麼新發現?

 

九十年代後期,有人抨擊香港「樂壇已死」,亦有人對此表示反對。

 

問:有甚麼靈感觸發你們選擇這個題材研究?

 

香港粵語流行音樂於七十年代興起,並於八十年代進入盛世期,多首本地流行曲膾炙人口、蜚聲國際,九十年代後期呈現逐漸滑落趨勢,當時坊間甚至有人抨擊香港「樂壇已死」,亦有人持反對聲音。至於「樂壇已死」的定義,認同的人從商業角度切入,指出以歌曲製作為收益媒介的樂壇是一個已衰落的產業;而反對者則把音樂定義為與文化傳播及流動所扣連。我們想藉著今次研究,探索不同年齡層的港人對這個具標誌性的本地文化抱著甚麼見解。

 

問:你們透過甚麼途徑進行研究?

 

本研究針對一九七○至二○二一年期間的香港粵語流行曲,以一九九七年為分界線,透過網上問卷調查,探討十二至九十歲的香港人對香港粵語流行音樂的觀感。我們列出一些具體元素,包括流行音樂的原創性、歌詞題材的多樣性、曲風多樣性、歌手個人魅力及成就、歌曲普及程度、資源及載體問題,以及歌迷因素為準則,從中嘗試發掘不同年齡、性別、家庭收入、音樂喜好、教育水平等背景因素造成的個體差異。

 

研究團隊發現,聽舊音樂與年輕時的美好回憶相關。

 

問:從研究結果,你們對於港人對香港粵語流行曲的觀感有甚麼新發現?

 

研究結果反映了不同年齡層對本地廣東歌的觀感有明顯差異。五十歲或以上的受訪者偏向認為香港「樂壇已死」,而較年輕的受訪者則認為本地樂壇仍未「死」。故此,本研究透過相關主要準則,探討造成這種現象之緣由。舉例說,在「流行音樂的原創性」方面,早期的香港流行曲多以日本歌曲為基調,填上粵語歌詞,如李克勤主唱的《紅日》,故原創性稍為遜色;直至八十年代末,有電台推出原創歌運動,自始更多本地原創歌曲陸續面世。現時樂壇百花齊放,不少唱作人自唱自作,曲詞編監一手包辦。

 

在「歌曲普及程度」方面,一九九七年前的大眾娛樂種類較少,電視機的盛行令電視劇成為流行文化,不少經典電視劇主題曲如《上海灘》等家傳戶曉;一九九七年後的大眾娛樂選擇更廣,隨著傳統媒體的影響力下降,互聯網普及,聽眾有更多選擇,廣東歌曲大多數在年輕一代廣泛流傳。在這方面,年長和年輕受訪者的意見趨向兩極化,他們分別認為一九九七年前後的歌曲普及程度較高。至於「歌詞題材多樣性」方面,由八十年代廣東歌盛行時期直至千禧年代初,情歌都是主流歌曲類型。著名填詞人盧國沾曾於一九八三年發起「非情歌運動」,欲通過減少創作情歌來對抗情歌主導的樂壇情況,再加上一九九七年後,以社會民生題材的歌曲愈見豐富,可見自千禧年代直至現在,主流歌曲不再局限於情歌類別。

 

總括而言,影響港人對廣東歌的觀感不止上述元素,在此未能一一盡錄。我們研究團隊一致認為,只要香港人仍積極關注香港樂壇,流行音樂業便較容易掌握聽眾品味,創作更多屬於香港人的歌。

 

最新文章